據(jù)商務部新聞辦公室消息,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應詢回答記者提問。
有記者問:有消息稱,美方代表團將于1月初訪華進行經貿磋商,請問雙方磋商是否可以如期舉行?
發(fā)言人答:1月4日上午,中美雙方舉行副部級通話,確認美國副貿易代表格里什將于1月7日至8日率領美方工作組訪華,與中方工作組就落實兩國元首阿根廷會晤重要共識進行積極和建設性討論。
那么,兩國元首阿根廷會晤達成了什么共識?
“這是一場精彩的、富有成果的會談,對美國和中國具有無限可能性。與習主席合作,是我的榮幸。”12月1日,中美元首在布宜諾斯艾利斯G20峰會的晚餐與會晤結束后,白宮發(fā)表聲明引述特朗普的話如此評價。
中美兩國12月1日同意在激烈的貿易戰(zhàn)中?;?,包括美國2019年1月1日起不會調高關稅。白宮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特朗普維持對2000億美元中國進口產品征收10%的關稅,2019年年初稅率不會提高到25%。 白宮稱,“中國將同意從美國采購非常大量的農業(yè)、能源、工業(yè)和其他產品,以降低兩國之間的貿易失衡,但購買數(shù)額待定”。 德國巴伐利亞廣播電臺2日評論稱,美中貿易爭端暫時休戰(zhàn),這是一個放松的信號,雖不是關稅戰(zhàn)的最終結果,但卻是一個好的轉折點。英國《金融時報》稱,中美領導人在柏悅酒店以樂觀基調開啟了這場至關重要的峰會,這表示兩國間的貿易緊張即將休止。 中方媒體報道,兩國元首達成共識,停止加征新的關稅。在具體層面上,中美雙方將探討從擴大市場準入到保護知識產權,避免強制技術轉讓,再到共同反對網絡竊密等一系列共同關切的問題。 美方發(fā)布的聲明也很明確:美方原先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的關稅,2019年1月1日后仍維持10%,而不是此前宣布的25%;中美雙方將在90天內展開談判,如屆時不能達成協(xié)議,10%的關稅則予以提升。 此次會談的最大成果在經貿共識之外,還在更重要地意義上暫時遏止住了中美兩國今年快速滑向新冷戰(zhàn)的危險趨勢。 這次中美會晤在經貿、國際政治與安全等領域取得了多項成果。 首先,會晤實現(xiàn)了中美貿易戰(zhàn)休戰(zhàn)。這里要注意,是“休戰(zhàn)”,而非“終戰(zhàn)”。雖然兩國元首達成了停止加征新關稅的共識,但并沒有取消此前雙方各自加征的關稅,而且停止加征新關稅有3個月期限。 中方表述提到,雙方經貿團隊加緊磋商的方向是取消2018年以來加征的關稅,推動雙邊經貿關系盡快回到正常軌道,實現(xiàn)雙贏;但按照美方表述,如果接下來雙方團隊具體技術性談判結果不能達成共識,美方仍然有很大概率開始加征新的關稅。 其次,在這場元首會談中,中方比較成功地引導了按中方主張的原則達成解決經貿分歧的共識。在2018年5月份中美經貿磋商發(fā)布聯(lián)合聲明之后,我曾總結出我方不可退讓的三大底線: 1. 以中國擴大進口的積極主張緩解貿易不平衡,而不是中國減少出口的消極主張; 2. 沒有設定美方當初提出的“中國削減兩千億美元貿易順差”指令性計劃指標; 3. 沒有扼殺《中國制造2025》,維護了中國追求產業(yè)升級、自我發(fā)展的權利。 從這一次中美雙方的表述來看,即使是完全按照美方表述,雙方的共識也是以中國擴大進口的積極主張緩解貿易不平衡,這條途徑更符合客觀經濟規(guī)律。 按照美方表述,如果接下來雙方團隊具體技術性談判結果不能達成共識,美方仍然會加征新的關稅,特朗普政府也完全有可能重演他們已經一再表現(xiàn)的“棄約精神”,以下因素還會加大他“棄約”的概率: 先是美國經濟蕭條、金融危機的陰云已經在地平線上若隱若現(xiàn),倘若成為現(xiàn)實,很有可能激勵美國政府進一步訴諸貿易保護主義的動機; 緊隨其后,特朗普的政敵們難免加倍努力利用貿易戰(zhàn)給特朗普“挖坑”。經過中期選舉,民主黨占多數(shù)的眾議院會在各方面給特朗普找茬,尋求“欲加之罪”。對此也仍不可放松警惕。 在未來相當一段時期內,“打打談談”會是中美關系的常態(tài),我們需要習慣這一新的環(huán)境。 與此同時,著眼于中國長期發(fā)展的需求,在這場史詩級貿易戰(zhàn)中,我們也應當用兩種眼光來審視美方的作為:斗爭對手的眼光,以及國際經濟政治體系新興主導大國的眼光。用后一種眼光來審視,就是要從國際經濟政治體系主導大國的角度,著眼于可持續(xù)地發(fā)揮主導作用,設身處地評估美國作為的得失成敗,總結其經驗教訓,為我所用。 “抉擇是重要的,教訓是可以吸取的”。一旦歷史將國際經濟政治體系主導大國的責任放上中國肩頭,我們才能不至于全無準備,手足無措,以致錯失良機、陷入困境。
來源:進出口經理人